道教是我们本土发展起来的宗教之一,修道者有男有女,男修道者人们称之为道士,女修道者人们称之为道姑。

但你一定要注意,这个称呼只适用于指代的场景,并不能直接用这个来当面称呼他们。尤其是女道士,如果您称她为“道姑”,必定受到她的白眼。

那么,当面遇到女道士时,我们应该如何称呼合适呢?

一个称呼,既要能准确表达对方的身份地位,又要表达出对对方的尊敬之情这里直接说答案,当面称呼女道士有两个常用的名词:元君、仙姑。那些说称呼女道士为坤道之类的说法,都是无稽之谈。

先介绍元君。

元君是道教里非常尊贵的一个名词,最初既可以用于尊称男道士,也可以用来称呼女道士,但后来更倾向于用在女修真者的身上。

比如道教里的掌管一切女神仙的西王母,就被称为金母元君,而掌管九幽的厚土夫人,则被称为碧霞元君。

而后世道教里的第一位女道士魏存华,则被尊称为紫虚元君,由此可见,元君是一个很尊贵和正式的称呼,

再说说仙姑。

和元君比起来,仙姑的称呼更为世俗化一些,尤其是在民间,称女修真者为仙姑的场景,多数见于普通凡人称呼女道士的场景上。

很多文学作品、影视作品里,普通的百姓称呼帮助自己、救危扶困的女道士,就是用的仙姑。

比如《八仙传说》里的“何仙姑”,以及葛洪的妻子鲍姑(鲍姑原本叫鲍仙姑,为了尊称而不失亲近简化掉了仙字)。

虽然相对元君来说,仙姑没那么高大上,但我们是不是更多几分亲切感?

也就是说,用仙姑来称呼女道士,更多用在不过于正式的场合,而且隐隐有自贬身份、以烘托抬高对方地位的意思,这一点非常符合我们传统文化里“为尊者讳”的传承。

总结起来,当面称呼女道士,我们至少有两个选择:元君、仙姑。前者更现庄重,后者更显亲近。

最后说说为什么不能当面称呼女道士为“道姑”的缘故。

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,素有“三姑六婆”之说,其中的三姑指的就是:尼姑、道姑、卦姑,都被认为是身份卑贱、且更多市井气息的女性,隐隐还有鄙视的含义。

所以,一旦当面称呼女道士为“道姑”,就相当于当着和尚骂秃驴,你说她能高兴吗?